汽车行业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不约而同指向了一个事实,即汽车智能化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若一味追求抢占风口的速度和一时的流量,搞不好就会导致品牌口碑崩塌、中场溃败,甚至让民众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产生质疑。
怀着敬畏之心用更成熟、更可靠的技术,一步一个脚印步入智电下半场,才是用户真正希望车企做到的。
显然,上汽是懂车、懂用户的,不急于求成,而是用一种跑马拉松的方式朝着目标前进。
4月10日举行的“2025上汽之夜”,这家数次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中国老牌车企,就描绘出了决胜智电季后赛的战略蓝图。
打好“上半场”,是步入“下半场”的必要条件
新时代汽车将成为像智能手机一样的智能终端,但前提是车企必须在汽车原生属性上的技术打磨已经炉火纯青。
之所以眼下有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提出质疑,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品牌跳过了汽车硬件谈软件造车。在造型设计、动力系统、驾控硬件、质量工艺等技术层面还未专精的情况下,贸然以行业颠覆者自居,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甚至给用户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显然,上汽的智电战略不会这样去干,而是要用消费者所想的方式,去开启汽车智电新时代。
正如上汽集团总裁贾建旭所说,安全是所有智能化的前提,上汽将通过自身强大的智能底盘能力,以及衍生的主被动安全能力,对智能化时代的汽车安全进行重新定义。上汽将围绕安全安心、丰富智趣、更加懂你、极致颜值四大价值坐标持续推动智能化出行的革新。
对此,上汽采用了最严苛的标准,让车辆成为钢筋铁骨下的移动堡垒;并构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数字智能技术,实现主动安全保障从99%向99.999%的进化;更充分融合汽车基础安全五星标准和电子智能配置,实现集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全域融合安全。
而在三电和动力技术上,上汽已在2024年将其光电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提高了1.5倍,实现了1000公里的续航。安全标准高出国标30%的“魔方电池”,交付50万套无一热失控。
上汽D7 DMH搭载的插电混动系统运用了同轴P1电机等一系列革新技术,让插混中级车的CLTC馈电百公里油耗做到了2.49L,仅用55L油箱就实现了超2200公里的满油满电综合续航,打破了行业纪录。
可见,上汽已经在“上半场”夯实了硬件基础,为智电“下半场”做足了准备。
用跪着学习的谦逊和站着创新的骨气,串联行业优质资源
地基是打牢实了,那么具体的智能化技术高塔,又当如何立起来呢?上汽的答案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变革,积极寻求与汽车行业各个领域的精英伙伴进行深度合作。
用贾建旭的话说,就是要用跪着学习的谦逊和站着创新的骨气,携手行业伙伴,利用多元化的技术路线,让更具个性化的智能驾驶出行走入寻常百姓家。
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上汽分别与地平线、大疆、华为、Momenta、OPPO等一流智能科技企业建立起了深度合作,构建可兼容的全栈式智能架构,实现AI汽车的自我学习、自我进化,让场景无限丰富拓展,并通过驾驶习惯、体感温度、音乐氛围等方面的精准服务,给予用户情感关怀。
对此,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院长王从鹤也指出,上汽将扮演行业纽带和托盘的角色,串联整合自身和行业伙伴各自的优势资源,打造出如同绝世珍宝一样的智能化好车,并尽全力展示输出,让中国智能汽车引领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
领跑行业几个时代的深厚积淀,是上汽最大的底气
当然,若自身实力不够,仅仅想靠队友带着“下副本”也是不行的。甚至有可能都找不到愿意组队的队友,特别是顶流队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上汽过硬的造车实力。
回顾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就不难发现在社会每一次高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间节点上,上汽都扮演着开创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从开创中国乘用车民用先河的上海牌、凤凰牌轿车,到改革开放初期成功引领合资造车模式的上海大众桑塔纳,再到全面开启智能车联时代的系统和,皆是如此。这也为上汽的智电战略带来了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手握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这样优质的合资品牌,以及上汽大通和上汽通用五菱这两个在商用车领域有着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就能让上汽更高效地整合资源、摊薄智电技术研发成本,并为中国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找到更有力的支点和更宽广的出口。
二是让创新思维深入到了企业骨髓,当社会和科技出现重大变革时,就更容易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节奏,从而稳居行业头部。
据了解,上汽的第二代智能化线控底盘就将于2027年实现量产。基于上汽自研的银河全栈座舱3.0将全面对接鸿蒙、安卓、IOS三大手机系统,能同步各种智能终端,实现0学习成本使用,并做到100%的全车控制。语音识别率近100%,控制延时小于150毫秒,近万公里0死机。再配合上AI大模型,就能在更多场景下给予驾乘者更智能贴心的用车体验。
另外,由上汽打造并运营的L4自动驾驶Robotaxi项目“享道出行”,当前已经在全国多座核心城市形成规模化运营,累计里程已超140万公里、订单超26万单。这也为上汽集团旗下各品牌车型的智能驾驶系统贡献了海量的数据资源。
得益于此,支持 L3 级量产自动驾驶、具备自我学习、自我进化和自我成长能力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也即将于今年内完成落地。上汽要做的智驾平权、科技平权,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有到优,让用户安心用、放心开。
结语:有一说一,此次“2025上汽之夜”活动更多还是上汽集团对自身技术成果和计划目标的梳理,并没有展示落地的产品。不过各位可别认为上汽是在喊口号,对此官方也做出了说明,不久后上汽就将发布新技术和相关新车,不出意外本月召开的上海车展,一切悬念就将揭晓答案。